6月28日,外国语学院“语言智能教学与认知语言学习”科研团队在x2-417室开展以“实行数字化外语儿童绘本的教学改革项目及科技辅助语言学习”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活动由团队负责人王建邦博士主持,团队成员苏惠芬、张嵋琳、刘俊、邓艳梅、谈清研、朱敏舟、石静怡、陈少龙、侯爽等教师参加。
王建邦指出,任何一个科技辅助语言学习的研究都必须以“解决语言教育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审视一线外语教师的经验和需求是重中之中,然后再考虑将哪种数字科技纳入教学课程设计。以本科生第二外语和英语来说,在当今以“学习者为本位”的教育思潮下,项目式学习法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内化语法知识,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语言问题和语言服务上。因此,师生共同以文创团队的形式建构外语儿童绘本是一个可行性很高的课程改革方向。
刘俊提到,本研究可以借助主流媒体搜集素材,例如学习强国等平台提供现成的影音、图片资料,将绘本制作与口语教学结合起来。石静怡发表意见,目前早教市场儿童读本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采用国外模式,语料不适合儿童阅读。在素材、故事选择上,可以先做市场调查,调查家长和孩子阅读需求。根据调查结果选择素材。将绘本制作与学生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利用趣配音活动或计算机辅助教学比赛宣传并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陈少龙表示,部分软件制作动画中借用到的素材或图标可能涉及侵权,可以借助目前市场上实操更简便的软件。
谈清研认为素材可以选择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类似《西游记》这类题材都能够激发儿童阅读兴趣,让其产生共情。但这种题材翻译和改写涉及文化翻译,需要大量考证,非常考验学生能力。邓艳梅建议思考绘本的独特性和卖点,避免同质化,素材选择可以参考国家目前发展大势和政策导向。让学生自己采风,采访身边的人,讲述身边的故事,体现本土化特征。朱敏舟说,素材选用范围可以适当扩大,选取《感动中国》人物,讲述成语故事等。苏惠芬提到,将绘本项目与教师产出结合,利用绘本为媒介研究语法教学、词汇教学、文化传播等。平衡绘本制作过程中语言学习和技术应用二者的精力分配,借鉴“互联网 ”大赛模式,开展市场调研,建立完整的商业模式。
本次活动中,团队成员就本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本科研团队召集人王建邦博士就项目任务和工作日程进行了部署:首先,按照任务日期,团队成员各自选定故事主题与情节框架,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轴,思考如何利用基本语法和对话、符合儿童认知的语料吸引4-6岁儿童兴趣,传递中国文化价值观。其次,绘本故事选取时必须考量本地化、主人公固定的故事线,既呈现现代化的中国社会现状又讲述传统中国故事的良好美德精神,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充分融合。团队成员达成共识,除了绘本项目之外,智能语言教学的技术形式可以多样化,包含网络视觉小说、自媒体作品、多人线上合作电子游戏促进外语沟通能力等平台。在新的学期每周固定时间组织学生开展项目,由学生构建故事体系,定期完成小章节。老师发挥项目监控作用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表现开展行动研究。最后,会议讨论决定团队成员以自身研究方向兴趣为主,阅读相关文献,定期开展读书汇报会。会后,科研团队成员也与王建邦博士就ssci学术期刊投稿以及科研工作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为本团队后续活动开展和成果产出开启了良好开端。